這幾天雨后玩了一款Steam的塔防游戲,叫《Toy Shire》(中文直譯《玩具郡》)
在游戲中玩家扮演的小男孩在家里的各個房間與角落用各種積木和玩具,擺放出了塔防的炮臺、士兵、陣地、基地。

其實游戲玩法并沒什么新意,是很簡單的固定炮臺+可動兵人共同組成的防守配置,來進行塔防的玩法類型,但這款游戲給我個人更多記憶點的其實是它的包裝形式和視角表現(xiàn),以及在這個包裹之下的情感鏈接。

打開游戲的映入眼簾的大廳界面是夕陽色調下的鄉(xiāng)間小家,以及從正中入口視角向下排開的游戲按鈕。
相較于一款塔防游戲,這種第一眼給人溫暖、愜意、輕松的情感帶入,顯然游戲設計師想表達的并不是塔防的策略與燒腦,戰(zhàn)斗的刺激與緊張。更多表達的是一種輕快、和睦的氛圍。
雖然游戲的場景和塔防“戰(zhàn)場”其實就在主角小男孩的家中,但這戰(zhàn)斗并沒有太多攻擊性,更多的是一種快樂、向上的感受。

游戲內不同的游戲章節(jié)和關卡的包裝是主角小男孩Kevin家中不同房間的不同地點。
比如第一章的Kevin的房間,各個關卡就是由小男孩的書桌、床、地毯等等區(qū)域共同構成的。玩家在游戲中扮演小男孩Kevin,以一個身高1米左右兒童的高度和視角觀察著房間的各個場景,以及擺弄手上不同的玩具,并把它們堆砌成了游戲中的一個個關卡。

玩家在臥室床上玩關卡,視野中是媽媽準備的早餐、房間的生活用品、以及房間里曬著太陽的貓
不論是兒童繪畫風的UI,彩色積木和兵人拼出的關卡與炮臺,各種極簡圖形代表的功能UI與玩法說明,以及關卡中房間物品的柔和材質和游戲整體場景中和煦的光照等……
這款游戲由外而內,自上而下都在把玩家?guī)雰和囊暯呛退臏剀胺块g之中,并在這一方小天地里感受著自己思維的天馬行空所帶來的快樂。

包括玩家的每一次炮臺布置以及兵人的擺放,也都會播放玩家所扮演的小男孩Kevin,親自把它們從懷里拿出,然后放在地圖上的動畫表現(xiàn)。

《Toy Shire》可以說從進入游戲開始,進入那個鄉(xiāng)間小屋起,玩家就化身成了小男孩Kevin,感受與回憶也被拉回到了屬于每個人最童真、有想象力、天馬行空的兒時。
玩家在這款游戲中與其說是在玩一款玩具題材塔防游戲;不如說是在玩兒童扮演游戲的游戲。
但不論是玩具題材,還是兒童扮演;在場景表現(xiàn)和包裝形式上都是一種“微型世界”,這類游戲在用微觀的視角探索普通熟悉的環(huán)境,讓玩家體驗在小尺度上的冒險和挑戰(zhàn)。
從《玩具總動員》的風靡全球,到兵人IP的經久不衰,一直以來,玩具與童年情懷都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一種包裝形式。而它們所處的微型世界觀和微觀視角也從另一個角度帶給游戲一種新的設計創(chuàng)意思路。
九游娛樂
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地圍繞著微觀視角、兒童玩具與微小世界展開的題材表現(xiàn)和游戲設計。
它從視角創(chuàng)新、環(huán)境設計、物理規(guī)則、角色能力、謎題設計、視覺風格、情感體驗等等多個維度帶給玩家和傳統(tǒng)比例世界觀完全不同的游戲體驗。

比如2021年年度GoY《雙人成行》,不僅僅借由合作玩法和女主小孩與布娃娃的包裝,從劇情和表現(xiàn)層面把一家三口的親情關系進行了有深意和哲理的解讀與展開,更是從合作玩法設計和微觀視角解構重新觀察我們生活的世界。
當過去常見的家具、電器、花園、洞穴等等,以別出心裁的形式出現(xiàn)在游戲中并加以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創(chuàng)新的關卡設計之后。玩家在場景中的探索、操作、物理規(guī)則都給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新鮮感。
熟悉的是這些關卡內容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隨處可見的物品;陌生的是當我們視角變小,重新以微觀的視角審視他們的時候,他們帶給我們的體驗和感觸是那么的獨特而有意思。設計師的腦洞令我由衷佩服。

網(wǎng)易與EKONEKO合作出品的《OverField》,也是從造景瓶切入微縮世界,讓玩家在各個迷你場景中進行探索與冒險。
不過它的包裝形式稍微有些討巧,它的關卡設計采用的并不是日常中比較小的物體,而是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大比例的物品做了比例縮放,塞入了瓶里。
所以玩家在游戲中的視角和比例是微縮的,但物品和生態(tài)則還是普通日常比例的形式。也許是在設計上取巧,也許是策劃們認為這種程度的微觀對玩家來說就已經足夠新了,而市場究竟對這種形式是否認可,還要等這款游戲真正面向大眾了才能知曉。

22年的《Grounded》也是以微縮世界合作生存為題材的玩法,玩家扮演被縮小到手指頭差不多大小的小人兒,在房屋旁邊的花園和各種環(huán)境中探險。
曾經不起眼的各種昆蟲、鳥類、魚等在這種比例下都變成了可以對玩家構成威脅的,外表恐怖的怪物;用放大微型生物們的外觀,增加他們給玩家?guī)淼膲浩雀泻途o張程度,來給玩家一種微縮視角下的新奇冒險的感受。想必沒有人想拿放大鏡仔細端詳一只螞蟻的面貌有多猙獰吧?
而近年來很多螞蟻、昆蟲題材的SLG也層出不窮,不僅僅是為了獵奇,更多也是通過這個形式吸引更多對這種題材和視角感興趣的玩家(從商業(yè)上也買到了更便宜的用戶)……
從玩法而言,其實這種塔防并沒有特別的新奇,他沒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創(chuàng)新系統(tǒng),也沒啥拍案叫絕的玩法設計。而從微縮視角包裝來看它也并不新奇,同類題材和視角的游戲可以說不算非常多,但絕對稱不上稀有。
但對我而言,更讓我產生觸動的,是游戲設計師在設計《Toy Shire》時為了提高代入感而圍繞著兒童視角做的各種視角和體驗帶入設計。
不論是每次從外套懷里掏出的玩具小人,或者是玩家在通過關卡消滅敵人時主角Kevin發(fā)出的驚嘆語氣,又或是在闖關間隙控制鼠標抬起頭看看房間四周安逸舒適的環(huán)境。
我仿佛真的把自己帶入了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聽著蟬鳴鳥叫和家人生活的聲音,坐在屬于自己的小椅子上、或是不嫌臟地趴在家里的地上用各種木塊、爛玩具拼湊著腦海中的千軍萬馬;堆砌著想象中天馬行空的奇妙世界……

我想,我在玩這款游戲的時候,它吸引我的并不僅僅是微縮視角帶來的新奇觀感。
更多的是當我在這個視角觀察游戲中的世界時,能聯(lián)想到自己的童年,它雖然沒有那么完美和多彩,但仍然足夠可以讓我短暫的從社會世俗與生活壓力中逃離,再少一些些煩惱吧。